全國免費服務熱線
023-63527561
龍脊路延伸道路工程項目
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
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》和《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》(環發2006[28號])的有關規定,對擬建項目公眾參與進行公示。公示材料如下:
1、項目名稱及工程概況
工程名稱:龍脊路延伸道路工程項目
建設單位:重慶福冠投資集團有限公司
建設單位:重慶臨空都市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有限公司
建設性質:改擴建
建設地點:重慶渝北區龍城國際小區旁
項目類別:城市次干道
道路總長:總長192m
建設投資:項目總投資707.82萬元
建設周期:建設工期5個月
設計車速:30km/h。
擬建項目永久總占地面積3447m2,設計26米寬,雙向四車道城市次干道,西側與余松路相接,形成右進右出的平面交叉口,東側與現狀龍脊路相接,形成十字平面交叉口。道路全長約192米,路幅寬26米,其中車行道寬16米,雙向四車道,設計時速30km/h。設計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道,設計為瀝青混凝土路面。具體建設內容包括道路的路基工程、路面工程、排水工程、照明工程、綠化工程。本工程不設公交停靠站。
2、項目對環境造成的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治理措施
(1)生態環境
本項目位于城市建成區,周邊多為硬化地面,無生態環境敏感目標。項目施工中對道路基礎進行開挖,造成土石方裸露,會引起一定的水土流失和對城市景觀產生一定的影響。但項目施工期僅8個月,施工期較短,采取嚴格的水土保持措施如圍擋施工、對臨時土石方堆場進行遮擋,期間產生的水土流失有限。
工程完工后,道路全線采取瀝青混凝土路面,通過對沿線人行道、邊坡采取綠化、美化后,可減少水土流失,改善城市生態環境。擬建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。
(2)地表水環境保護措施及環境影響
①施工期
擬建項目施工期廢水包括生活污水和施工廢水,污染物以COD、BOD5、SS、石油類為主,如不處理直接排放,將對周圍水環境造成污染。
施工過程中貫徹“一水多用、重復利用、節約用水”的原則,盡量減少廢水的排放量。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依托周邊現有的生活設施,排入周邊的市政污水管網。筑路材料、臨時堆土場等進行覆蓋,避免被雨水沖刷流失。
②服務期
擬建項目未設置收費站和生活服務設施,服務期對環境產生影響的是路面徑流污染物。道路雨水進入市政雨水系統,由于于雨水中污染物成分簡單,經雨水管道沉淀后排入水體,對水體影響相對較小。主要采取的防治措施:保持路面清潔,組織養護人員及時清理積聚在路面的粉塵和其它污染物,杜絕因沖刷而使污染物進入水體造成污染。
(3)大氣環境
①施工期
施工期廢氣主要是施工揚塵、燃油廢氣,施工期大氣環境保護措施如下:
1)對渣土、砂石、養護用水泥、垃圾等易撒漏物質實行密閉運輸。
2)施工區實行圍擋封閉施工,圍擋高度不低于1.8m,圍擋要堅固、穩定、整潔、規范、美觀。施工車輛出入口路面實行硬地坪;工地的場內道路和建筑材料堆放地必須硬化。
3)使用預拌瀝青混凝土,禁止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熔融瀝青。嚴禁在施工現場排放有毒煙塵和氣體,不得在施工現場洗石灰。
4)加強施工現場運輸車輛管理,駛入工地的運輸車輛必須車身整潔,裝載車廂完好,裝載貨物堆碼整齊,不得污染道路;工地出入口必須設置車輛沖洗、排水設施,駛出工地的運輸車輛必須沖洗干凈,嚴禁帶泥上路,限制車速,嚴禁超高、超載運輸;必須有遮蓋和防護措施,防止建筑材料、垃圾和塵土飛揚、灑落和流溢,有效抑制粉塵和二次揚塵污染。
5)將施工養護使用的水泥集中堆放在庫房或臨時工棚內,對破包和撒落于地面的水泥及時清掃;建筑物拆除前先灑水抑塵;對土石方開挖、回填等產生的生產性粉塵應進行適當的加濕處理;在地面風速大于四級時禁止施工作業。
6)施工場區不宜使用油耗高、效率低、廢氣排放嚴重的施工機械,對燃油設備要合理配置,加強管理,對工程運輸車輛要求尾氣達標排放。
7)栽植行道樹,所挖樹穴在48小時內未栽植的,應對樹穴和栽種土進行覆蓋;行道樹栽植后,應在當天完成余土及其他物料的清運,不能完成清運的,應進行遮蓋;對樹池進行鋪裝或硬化;選擇不產生大量花絮的植物品種。
8)加快施工進度,盡量縮短工期。控制植物栽種泥土污染,行道樹樹池要綠化、硬化或防塵覆蓋,花臺內的泥土不能高于花臺邊沿,植物栽種棄土要及時清運,路面要及時沖洗;工程項目竣工后15日內清除積土、雜物,不得使用空氣壓縮機清理塵埃。
②營運期
營運期大氣污染物主要為汽車行駛排放的尾氣,將對周圍環境空氣帶來一定的影響,主要污染物為NO2。
預測結果表明,工程營運期會造成沿線一定范圍內NO2濃度的增加,但仍滿足環境功能區標準要求,不會對區域環境造成明顯影響。同時,隨著汽車技術的進步以及CNG等清潔能源的大力推廣,項目對沿線環境空氣的影響將得到明顯改善
(4)聲環境
①施工期
施工噪聲主要是施工機械產生,施工噪聲特別是夜間的施工噪聲影響較為突出。施工期聲環境保護措施如下:
1)施工單位在開工15日前向渝北區環境保護局申報,說明工程項目、場所及可能排放的噪聲強度和所采取的噪聲防治措施等。
2)場外運輸作業盡量安排在白天進行,車輛行經居民集中點等聲環境敏感點時應限速、禁鳴。
3)在滿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,盡可能選取噪聲低、振動小、能耗小的先進設備;注意機械保養,使機械保持*低聲級水平;安排工人輪流進行機械操作,減少接觸高噪聲的時間;對在聲源附近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人,發放防聲耳塞、頭盔等,對工人進行自身保護。
4)加強施工區內動力機械設備管理,將可在固定地點施工的機械設置在臨時建筑房內作業。
5)特殊重大活動(由政府部門告示)期間嚴禁夜間施工。
6)在滿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,盡可能選擇低噪先進設備,并嚴格控制高噪聲設備的施工時間。夜間(22∶00~06∶00)禁止使用各類高噪聲設備,因生產工藝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,施工單位應當于夜間施工前4日向渝北區環境保護局辦理夜間施工許可手續,待其批準后,由施工單位認真實施降噪措施,同時在夜間施工前1日在施工現場進行公告,將渝北區環境保護局的審批手續懸掛在工地明顯位置,以便公眾監督了解和環保執法人員檢查。施工單位由于材料供應、連續澆注等臨時緊急情況需要延長作業時間的,應報告渝北區環境保護局,經同意后可適當延長夜間作業時間,原則上不超過晚上12時。
7)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環境宣傳和教育,使他們認真落實各項降噪措施,做到文明施工。
8)加快施工進度,盡量縮短工期。
9)中考、高考期間,禁止施工作業。
②營運期
根據預測結果,隨著交通量的不斷增長,交通噪聲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將加大,夜間影響較為明顯。擬建道路噪聲均不能滿足相應的聲環境質量標準,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大,項目所在區域周邊城市開發已完善,周邊敏感點均已投入使用,為保障周邊居民的聲環境質量不再惡化,應采取以下防范措施:
1)項目路段應設置禁鳴、限速標志,馬路路面采用吸聲效果好的改性多孔橡膠瀝青,可減小部分源強噪聲;